阅读历史 |

第19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一桌人根本不管上面的游戏怎么玩,主持人怎么说。

但他们不管别人,别人不能不管他们。

早就有人不顾座位安排凑过来“偷听”了。

偷听不发言,就是笑容充满垂涎之意,叫人害怕。

杜海丰笑眯眯赶了几回才把这些闻到钱味的人群给驱走。

他的意思是:这个项目可以搞。

当然,陆北旌还是当之无愧的主角。

因为陆北旌又有项目了,所以杜老板对他也更亲热了一点。

有项目时,你就是我亲兄弟。

没项目时,不认识。

杜老板拍着陆北旌的肩说:“还是要靠你啊。”

陆北旌以水代酒,敬杜老板:“都是朋友们抬举。”

柳苇被路露掩在身后,安静极了。

但杜老板是不会忘了她的,都聊完了想起来了,转头对她笑着说:“思思,你这个作业写得真好,还有没有别的作业,记得回头让我和你陆哥看看,看有没有别的好点子。”

柳苇的眼神往路露和陆北旌身上瞟,这两人就紧接着开口。

路露:“我们思思是个特别认真的好学生,对吧?”

陆北旌:“作业好好做,你认真了,日后就会有回报。”

正经的像劝学课堂而不是酒桌餐会。

……

杜老板也没那么饥渴,主要是现在他对陆北旌非常看好,对他的眼光也特别信赖,既然他都能看好,那这个本子的价值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毕竟陆北旌可是很挑本子的,当年《武王传》他就没少骂——杜老板是知道的。

但杜老板不太在乎。因为电影拍出来赚不赚钱,跟观众爱不爱看,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。大部分人看电影并不是真的去看电影,爱电影去看电影的是少数,电影其实是一个社交场合,它是一个社交工具。好看和难看,只要能达成社交目的,就会吸引人走进电影院。

哪怕是史诗级的难看,也未必不能回本。

电影最怕的其实是对打。毕竟观众也不爱自虐啊,同样是为了完成社交目的,要是同期电影中有一个同类型的,比这个电影好看的第二个选择,那观众们才会抛弃这个去看那一个,电影才会失败。

那真是好名声没有,钱也没有,亏到家了。

《武王传》最后却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,这个成功是巨大的,是双赢,是投资人和演员都开心的结果。

杜海丰很清楚,以原来那个被陆北旌天天骂的剧本,能获得如今的成功,要归功于女主角。

他对电影不是特别了解,但他知道谁让他赚了钱。

这一回,他又有了新的惊喜,不得不说,这让他有了更大的赌性,就像牌面越来越好一样。

他对这个剧本到底能不能成功其实不是很有把握,但假如这一次柳苇能写出剧本来,哪怕只是个作业,她就有可能写出下一本来。不管写得怎么样,至少她能提出一个新鲜的想法。

这值得他郑重对待。

而且,他也不清楚陆北旌是怎么看待柳苇的。

男人了解男人。假如是他,肯定会想将这样会下金蛋的母鸡抓到手里,男女关系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,婚姻说白了就是一个民事合同,还是同时分享人身权、财产权、生命权的最霸道的合同,不过签字之前连合同条款都没有。

业界不乏觉得对方有前途就先下手为强的人,女演员捕获导演,经纪人捕获艺人,前辈捕获后辈,等等。

难道真的都是因为爱情?

还是看到了那份才华代表的巨大利益?

在这个天赋与金钱结合的最紧密的圈子里,这个是很难分辨的。

假如陆北旌已经打算这样做了,那他当然要先观望观望。

春晚1

年会上其实没几个人真的在吃吃喝喝。大佬们在忙着拉关系找项目,秘书们等亲信们在加班,普通员工在四处拍照,发朋友圈。最后的抽奖激动人心,不过柳苇和陆北旌都没去抽,路露也没去,他们这些人抽中了比抽不中更糟,索性就让员工们抽个开心好了。今年的大奖依然是人人有份,最差也是一个月工资,工资高的人有福了,工资不够高的人只能等明年涨工资后再来,这下对明年的年会更期待了呢。

年会结束,路露上去说了一句“明年大家继续努力,奖金更高!”来勉励一下,下来就吩咐秘书记得给上海那个特效公司发邮件,让他们做一些有中国风的特效片段来看看,还有就是找编剧,擅长中国古代神话和狗血,最重要是擅长与团队协作——就是改稿。

秘书心里,嘴上答道:“好的,路总。”

路露也不是真的周扒皮,临了说了一句关心的话:“喝酒了吗?我让人送你回家吧,这么晚打车不安全。”

秘书:“不用,我开车来的,刚才吃饭也没喝酒。”

路露亲自送秘书到电梯口:“十点了,你就先走吧,路上小心点,明天公司见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