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军都督府。
李文忠放慢了步子走入房间,看着趴在桌案上睡着的朱棣,胳膊下还压着一张绘有国旗的图纸,而地上,散落着十几张废弃的图纸。
沉睡中的朱棡脑袋猛地低沉了下,将自己晃醒过来,睁开惺忪的眼看了看,起身道:“曹国公来了。”
李文忠侧身看向朱棡,抬手嘘声,小心地抽出朱棣压着的图纸,走向朱棡,低声道:“这今日你们辛苦了。”
朱棡活动着酸涩的肩膀:“没什么,制一面大明旗是我们的心愿,有了这面旗帜,日后去哪里,都能感觉到人在大明,这心思也就能安定下来。曹国公,这面旗帜是昨晚我们商定的,你看如何?”
李文忠仔细看去。
旗帜为长方形,玄青底色,中央位置绘制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,太阳下面,左侧是三足金乌,面朝左飞,右侧是玉兔,面向右跳,有一种金乌、玉兔托举太阳的感觉。
朱棡道:“我们商议再三,所有人都认为,明乃日月,日、月这两个元素必须保留,一个都不能少,少一个,那就不能叫明。所以,在设计日月的同时,保留了金乌、玉兔。”
李文忠微微点头,很是满意:“这个大明旗不错。”
“就是不知先生那里设计得如何了?”
朱棣的声音响起。
李文忠看着连打哈欠的朱棣,笑道:“忘记告诉你们了,你们先生可多了一个得力助手。”
“谁,难不成徐允恭从山西回来了?”
朱棣走上前。
李文忠摇了摇头:“沐春,他到了金陵。”
朱棣、朱棡对视了一眼,朱棡看着朝外走去的朱棣喊道:“四弟,咱们脸还没洗,牙还没刷——”
“去先生家洗刷去。”
朱棣脚步不停。
沐春啊,这可是大师兄,况且沐春与自己这些人私交甚好,一年半没见了,他到了金陵,无论如何都要去见上一见。
李文忠笑呵呵地看着两人离开,低头看向图纸:“设计得确实比勋贵好啊,人果然还是要多读书,不能总像那些粗人,直接弄成了龙凤呈祥……”
朱棣、朱棡、梅殷等人跑到了镇国公府,不久之后,李景隆、邓镇等人也到了。
沐春终于怒了。
这会来个人寒暄一阵子,等会又来个人寒暄一阵子,我还干不干活了?要么帮忙想主意一起设计大明旗,要么改革时间再来寒暄。
于是乎,朱棡、朱棣等人就留在了镇国公府,李文忠似乎早就预料到了,连催都没催。
十日转眼过去,汤和、顾正臣代表水师都督府,李文忠、朱棣代表中军都督府,各带了大明旗的样旗进入礼部。
总共十二面大明旗,各有各的道理,各有各的理由,谁也说服不了谁,中军都督府嫌弃礼部的太复杂,礼部的认为水师的太简约,水师的怎么看中军都督府的还可以简练一些。
谁也不退,谁也不让,争执不清楚,就差掀桌子了。
顾正臣止住争论,道:“这样争论下去,咱们一面大明旗也无法舍弃,说到底,还是事先没商定好标准,首先一点,三角旗绝对不行,必须排除,唯有长方旗可用。”
“还有一点,大明旗必须简单,如此复杂,如何大量制作,如何广布天下?礼部的那四面旗帜,勉强只能保留一幅。李尚书别急着反对,简单是必须的一点,所以,龙就没必要出现在日月旗上了。”
李叔正罕见地没有反驳顾正臣的话,叹了一口气之后,回道:“给礼部两日,两日之后,再议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
顾正臣答应下来,李文忠等人也不再说什么。
大明旗这东西带着太强的主观性,很难统一看法,有点分歧很正常。
就像后世的五星旗,那也是经过无数次讨论选出来的,期间一度被淘汰,又被拿出来,最终通过决议。
这一次大明旗,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,也没有那么多的方案,但想要从十二面里面选出三面,再选出一面,那也是十分犯难的事。
三日之后再议。
最终各自砍掉两幅大明旗,剩下六面大明旗。
之后再议,在最后时刻,选出了三面大明旗。
八月一日,奉天殿。
群臣山呼,朱元璋免礼之后,道:“今日若无十分紧要之事,便改日再奏,主要讨论大明旗一事。经礼部、水师都督府、五军都督府讨论,拿出了三面大明旗。”
内侍托举着木盘而出,旗帜铺在木盘之上。
随着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