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两千零三十一章 日月红旗(三更)(1 / 2)

工部侍郎赵俊走了出来,表态道:“陛下,臣观三面旗帜,各有区别,但不知其中奥义,可否让设计之人讲述一番?”

众官员纷纷点头。

朱元璋见状,抬手道:“那就从礼部先来吧。”

李叔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,肃然道:“诸位,考虑到大明旗需要遍插大明,需要制作的数量极是庞大,故此,简洁,方便大规模制作,便成了纹。居中央,……”

开济看向薛祥:“礼部的旗帜不错,寓意、章法皆有了。”

薛祥暼了一眼开济:“确实如此,但其他两面旗帜,怕也少不了寓意、章法。”

开济点了点头:“那面红旗,应该是镇国公带人设计出来的旗帜吧,虽说大驾卤薄、五方旗都有红旗,可拿红旗作为大明旗,怕是有些难办。最棘手的,他那旗帜的日月环抱,竟不在中央位置,而是偏于左上角,这就很是奇怪了。”

薛祥也不太明白。

无论是礼部还是中军都督府的旗帜,不管日月形式如何改变,纹路采取的是什么,但整体图案就在旗帜的中央位置。

中央有日月,则天下四方明。

顾正臣偏偏将日月放在了左上角,这是想干嘛,日月怎能偏离中央的位置?

李文忠并没有讲解几句,其实五军都督府与礼部的旗帜很相似,最大的区别也就是金乌、玉兔上,这两笔添加上去自然有其深意,但同时也让画面变得复杂了些,不够简约。

轮到顾正臣时,群臣的议论声逐渐没了,一个个都想听听顾正臣如何解释。

顾正臣注视着眼前的红旗,内心有些感慨,沉声道:“陛下,诸位,这一面旗帜没有采用青底,而是使用了红色,许多人不理解。那臣说一下原因。”

“其一,大明为火德,当用红。其二,陛下姓朱,朱乃赤色,当用红。其三,旭日东升时,乃为红日。其四——”

顾正臣停顿了下,面色变得肃然起来:“大明是无数将士、百姓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,这大明旗帜,当有血红的底色,也好告诉世人,铭记牺牲的英雄与烈士,不忘勇气,也敢于将血灌溉在这红色的旗帜之上!”

汤和、赵海楼、李子发等人连连点头,笑的很是灿烂。

李文忠微微皱眉。

若是这样解释的话,貌似红色是比青色更好一些。

李叔正、任昂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,毕竟顾正臣连牺牲的鲜血,国家大义都搬出来了,皇帝的姓都用上了,这还如何反对……

主事赵罡站了出来,问道:“镇国公用红底说的过去,可不将日月星辰放在中央,而只是偏于一角,这是何意,难不成是想诅咒大明,落得一个偏安一隅的下场?”

这话够狠厉、毒辣。

偏安一隅,国运不长啊。南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事实上,在商议修改这一面旗帜的时候,沐春、朱棣、李子发、唐大帆等人都表示过反对意见,认为应该居中央,只有这样,才能显示中国控四方之意。

另外,任何将旗、令旗,包括星宿旗、神兽旗等,哪个旗里面的内容不写在中央?

偏在一角的,罕有。

顾正臣看了一眼礼部主事赵罡,呵了声,从容地说道:“为何没有将日月星辰设在中央,而是摆在了左上角位置,皆是取自天象,顺天意为之。”

“天象?”

赵罡错愕。

李叔正、任昂等人直皱眉。

一个敢说居心不良是诅咒,一个敢说是利用了天象,顺应天意。

“何处天象?”

赵罡不解。

顾正臣指了指红旗:“《论语·为政》有云,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这旗帜,取的便是众星拱卫之意。至于为何没有居中,有三点考虑。”

“其一,众所周知,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而在夏日时,红热一片,此时斗柄南指,斗勺对准的正是北辰。”

“其方位,便如这般。北辰居左上,北斗居右下。”

“其二,虽然将日月星辰摆在中央位置,看着端庄,但看旗帜,总感觉不够开阔,日月星辰占据了一片区域,给人一种局促、凝滞之感。若将其摆在左上位置,则视野开阔,旗面犹如千里之广,日月星辰居高临下,光彩闪耀,灿烂辉煌。”

“其三,考虑旗帜使用需要,起风时,日月星辰迎风而展,无风时,日月星辰依旧可以显现出来。可若是将图案放在中央,无风时卷在其中,日月星辰不见光芒,这如何是好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